以下是阿里巴巴、京东、微信(腾讯)等大平台近期的新项目动态梳理:
以下是阿里巴巴、京东、微信(腾讯)等大平台近期的新项目动态梳理:阿里巴巴
1. AI与云计算基础设施投入
阿里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明确将AI作为战略核心,计划未来三年重点投入三大领域:
- 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(如数据中心、算力资源)
- AI基础模型平台及原生应用开发
- 现有业务的AI转型(如电商、物流智能化)。
近期还发布了全球最强开源模型QwQ-32B,进一步强化技术竞争力。
2. 电商生态的开放与竞争策略
阿里正通过补齐物流短板(如菜鸟网络)和供应链布局,与京东在存量市场竞争。同时,淘宝支持微信支付,尝试下沉市场增量用户的挖掘,打破支付壁垒。
京东
1. 外卖业务升级
京东外卖于2025年2月提升至京东APP首页一级入口,覆盖全国39个城市,订单量部分城市增长超100倍,已有近20万餐饮商家入驻。此举被视为京东拓展本地生活服务、挑战美团的重要举措。
2. 供应链与跨领域扩张
- 京东采销模式崛起,通过供应链优势深入产业上游,与阿里竞争产业带资源。
- 扩展至网约车、下沉市场等领域,试图通过多元化业务提升用户体量。
3. 物流开放合作
京东物流体系已接入淘宝和天猫,实现跨平台配送服务,提升电商生态效率。
腾讯(含微信)
1. AI智能体全面落地
微信与QQ将于2025年启用基于大模型的AI智能体,覆盖聊天、内容生成、信息推荐等场景,支持多模态交互(文本、语音、图像)。同时,微信搜一搜功能已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-R1模型,提供免费AI搜索服务。
2. 腾讯元宝AI助手爆发
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-R1模型,并整合自研混元大模型,通过微信生态导流迅速崛起,下载量超越豆包,位列苹果应用商店第二。其差异化优势包括覆盖公众号、视频号等独家内容。
3. 组织架构与生态整合
腾讯将AI相关业务(如腾讯元宝、QQ浏览器等)从TEG转入CSIG,打破B端与C端界限,形成以AI为核心的业务集群。
跨平台合作与竞争
- 支付互通:阿里与腾讯破冰合作,淘宝支持微信支付,京东物流接入阿里电商平台,形成“竞合”新格局。
- 新基建布局:腾讯计划未来五年投入5000亿元,阿里投入2000亿元,聚焦云计算、AI、数据中心等领域。
总结
- 技术驱动:AI和云计算成为各平台的核心战略,阿里、腾讯均加大开源模型与基础设施投入。
- 业务扩张:京东通过本地生活服务破圈,阿里强化供应链,腾讯以社交生态推动AI应用落地。
- 生态竞合:平台间打破壁垒,支付、物流等环节的互通成为新趋势,但存量市场竞争仍暗流涌动。
页:
[1]